中国开发网: 论坛: 程序员情感CBD: 贴子 381075
haitao
美国数学会:丘成桐称被中国媒体误引不负责任
美国数学会:丘成桐称被中国媒体误引不负责任
2006.08.22 来自:科学时报   标签: 丘成桐 数学家

9 月号的《美国数学会会志》发表题为《不再猜想?正在形成之中的庞加莱猜想和几何化猜想的共识》的长篇文章,文章指出:“尽管尚没有足够的时间让曹怀东、朱熹平的论文被数学界仔细推敲,但是这篇论文由于中国媒体在2006年6月的报道已广为人知。《中国数学家破解世界难题》,新华通讯社2006年6月3日的一篇文章标题如此报道。文章的开头写道:‘令全球科学家困扰上百年的难题已被两位中国数学家最终解决。’”

“一些新闻文章被翻译成英文放在网上。在那些文章里,两位中国数学家的成就得到强调,而佩雷尔曼的功绩则以不够显著的方式被提及。新华通讯社 2006年6月21日的一篇文稿里,佩雷尔曼的名字甚至根本没有出现。媒体报道是从丘成桐于2006年6月3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开始的,当时丘成桐宣布了曹怀东和朱熹平的工作。丘成桐说他的话被某些媒体错误地引用了,故对那些话不负责任。”

仔细检索国内媒体的相关报道,确实是五花八门,一些报道极具误导性,甚至在今天,国际上因这些报道出现了认为丘成桐夸大中国数学家贡献的声音,这是非常不幸的事情。

6 月3日,《科学时报》有3位记者参加了丘成桐在北京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举行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与会的记者还有新华社、《光明日报》、《科技日报》和《北京青年报》的5名记者。《科学时报》的记者对本次新闻发布会做了全程的录音。新闻发布会给记者的新闻稿的标题是《关于美俄和我国数学家解决20世纪最著名数学问题——庞加莱猜想的情况通报》,文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初,在丘成桐的建议下,Hamilton另辟蹊径,用他创造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从事研究,并应用丘成桐和李伟光的估计,获得了出色而奠基性的成果。2003年初,俄国数学家Perelman深入地了解Hamilton、丘成桐和李伟光的想法而指出了解决Poincare猜想的要领。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我国数学家朱熹平教授与旅美数学家曹怀东教授运用Hamilton和 Perelman理论,发表了长达300余页的长文,彻底解决了Poincare猜想这个世纪难题,这是我国在基础研究领域取得的一项国际领先的重大成果。”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丘成桐在谈到各国数学家的贡献时说:“庞加莱猜想的解决是多位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最后写出整套证明方案的是两位中国数学家。从我的朋友Thurston开始,到Hamilton,再到Perelman先生,他们的贡献都非常大。最后一步是两位中国数学家完成的,就像盖了幢大楼,从基础开始,还没有封顶,他们的工作就是封顶。”(见6月5日《科学时报》)6月5日出版的《科学时报》报道庞加莱猜想的新闻标题是《一个长达101年的数学问题,经过美俄中数学家共同努力——中国数学家最终证明庞加莱猜想》。

包括丘成桐在内的中国数学家在解决庞加莱猜想上的贡献有目共睹。6月16日“瑞奇流”理论之父汉密尔顿在北京谈到庞加莱猜想时指出,中国数学家在这一发展中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说:“丘成桐教授最早提示我,三维流形上的“瑞奇流”将会产生瓶颈现象,并把流形分解为一些连通的片,所以可以用来证明庞加莱猜想。过去20年中许多学者都在研究这个问题,特别是最近Perelman的重大突破。”

“曹怀东与朱熹平最近在Perelman与前人的工作基础上,给出了关于庞加莱猜想证明的一个完整与详细的描述。我很高兴这两位“瑞奇流”领域里的杰出学者所写的这篇文章。他们引入了自己的新思想,使得证明变得更容易理解,包括完备流形上解的唯一性,用新的方法研究典则领域定理证明中的反向爆破,这是基于朱熹平与陈兵龙关于孤立子扩张的工作。”

“曹怀东与朱熹平的文章中充分肯定了Perelman的工作对于证明庞加莱猜想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样,Perelman在文章中也明确指出他的工作是建构于前人的众多贡献基础上的。所有中国人都应该为中国数学家在微分几何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和对庞加莱猜想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我的blog:http://szhaitao.blog.hexun.com & http://www.hoolee.com/user/haitao
--以上均为泛泛之谈--
不尽牛人滚滚来,无边硬伤纷纷现 人在江湖(出来的),哪能不挨刀(总归是要的)
网络对话,歧义纷生;你以为明白了对方的话,其实呢?

您所在的IP暂时不能使用低版本的QQ,请到:http://im.qq.com/下载安装最新版的QQ,感谢您对QQ的支持和使用

相关信息:


欢迎光临本社区,您还没有登录,不能发贴子。请在 这里登录